查看:0|回复:0

【兴趣课堂】备战高考先学微笑 用高考改变命运再苦也是种幸福

 attach_img

0

帖子

0

回复

90

积分
最后登录
2020-02-05 16:41:40
注册时间
2020-02-05 16:41:40
楼主
  发表于:2021-06-17 09:34:03|查看用户信息



郸城县一所高中内,励志大条幅上是学子们的笑脸。
开栏的话

又到一年一度高考时,到今年,中国高考已走过40载。无数学子、家庭的命运,因这场考试而改变。高考考的不仅是学子,也有家长和有关部门的付出。比如妈妈精心准备的早餐,抑或是各部门细心的服务。鉴于此,今年的高招报道,大河报将重点关注考生背后的故事,发掘高考40年不变的感动,还有被你我忽略的细节变动。另外,作为人口大省、农业大省,河南学子众多,其中有一些是农村贫困学子。近年来,随着教育部对贫困学子圆梦大学的愈发关注,河南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上了大学,而且是好大学。这背后,不仅有国家政策的红利、重点高校对贫困学子的关照,还有无数农村家庭为孩子的付出。

□记者王迎节于扬文记者平伟实习生胡敬超摄影

核心提示|6月,麦子成熟季;对于正在“备战”2017年高考的河南80余万考生来说,也是收获的时节。

为啥这么说?数据来印证——在河南周口郸城县,每年七成高三学子考上大学;该县一个村子580余户人,已经走出了289个大学生……这,仅仅是河南高考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河南娃儿圆了大学梦。

华丽数据的背后,究竟承载了哪些期望与梦想?今年高考的“哨声”即将吹响,考生如何看待这场人生大考?

镜头

全村580多户人家,共走出了289个大学生

秋渠乡于寨村,这个离郸城县城30多公里、被大片麦田和蔬菜种植地包围的昔日贫困村,如今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“大学生村”,而且已经脱贫。

“这跟孩儿们考上大学,成长、成才后报答老家有关。”村支书黄学刚笑着说,村里共有580多户人家,10年来考出了289个大学生,里面有3个上了清华、北大,还有118人上了一本。

对此,60岁的村民陈永勋体会最深。他告诉记者,自己有三个孩子,两个是大学生,大女儿学医、小儿子学计算机,现在俩人都在郑州工作并定居,“大女儿已经生了孩儿,我时不时地会去女儿家里带带小外孙……”

陈永勋已经“丰收”了,陈学礼一家则仍处于教育的“浇灌阶段”,他的一儿一女去年同时考上大学——女儿陈娇娇考入周口师范,儿子陈团团上了黄河水利学院。

3年前,因为患上脑梗,陈学礼无法再下地干活,家里的4亩地全靠妻子一人操持。他说,“虽然儿女考上了学,让家庭经济压力增大,但我跟孩子他妈妈也更有奔头了!”

他说,孩子考上大学后,村里帮了不少忙,给每个孩子奖励了1000元或者2000元钱,“钱不多,但最起码解决了孩子们俩月在校生活费。”

0

帖子

0

回复

0

积分
最后登录
1970-01-01 08:00:00
注册时间
1970-01-01 08:00:00
会员必须登录才能发布帖子! 点击登录